扶贫一线显真情 ——访区政协委员夏杰
元旦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高升镇宣统委员夏杰忙完手中工作,便赶往旭光村贫困户郑延纯家中,探望老人并了解她近期家庭生活情况。
1991年,从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农经专业毕业的夏杰,开始在基层与农民群众打交道。讲农家话、谈农家事、喝农家水、吃农家饭,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他用真情与群众打成了一片。
开车出场镇约2分钟车程,出现一列并排的砖混结构自建房,郑延纯的家就在其中。
夏杰走访贫困户
郑延纯一家原户籍人口4人,孙子袁思瑞在重庆医科大学念书,儿子袁仁川与儿媳杨秀芳早些年在云南打工,勉强维持家用。
2015年9月,袁仁川在云南一家砖厂打工意外死亡。丈夫离世后,杨秀芳回到高升老家,害了一场大病。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没了固定收入,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郑延纯一家因残、因病致贫的困境,让夏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经过与郑延纯一家人的商量沟通,一条扶贫路稳住了郑延纯一家的心。
夏杰采购来鸡苗、饲料,让郑延纯在家发展养殖,并帮她申请到低保救助。夏杰介绍杨秀芳到附近企业打零工,帮助杨秀芳发展副业。同时,帮助袁思瑞申请到每年3000元的贫困生生活费补助。
同郑延纯一样,周用龙、夏显志等贫困户也是夏杰帮扶的对象。平日里,贫困户有困难,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夏杰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贫困户家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履职期间,夏杰围绕“产业+扶贫”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先后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四季芳香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的提案》《关于在高升、三驱、铁山建立农业孵化园的建议》等提案,积极助推扶贫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涂尧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