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荷花+”模式 加快荷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足荷花闻名遐迩,太空荷花更是独树一帜。拓展延伸荷花产业链,做好荷花文章对于加快建设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具有重大意义。为积极响应区委开展的“大调研大讨论,我为三篇大文章献良策”活动号召,区政协组织相关部门、镇街及荷花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和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大足荷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足荷花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
(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重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人民自古就有种植荷莲的习俗,在西汉年间,莲藕就作为巴渝地区的特产销往北方,而大足荷莲更是重庆的一块瑰宝。大足自唐代设县开始就有荷花栽培记载,宋代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明清两代已是声名远播。唐、宋、明、清的《大足县志》均记载了荷花栽培品种15个,明代更有“大足荷莲冠巴蜀”的美誉。
(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大足石刻,是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也是一个莲花繁茂、荷香醉人的世界。在大足石刻艺术长卷中荷莲的身影随处可见,只要有佛像的地方就有莲花,佛和菩萨头上戴的莲花宝冠、手中拿的莲花法器、身上的莲花纹饰、脚踏的莲花宝座,从上到下无一不是莲花元素。据不完全统计,大足石刻造像里雕刻的莲花就有数万朵,特别是在宝顶山和北山石刻的西方净土造像里,更是雕刻了满壁的莲花。仅“罗汉洞”的观音壁、“孔雀明王”窟的千佛和“观经变”的菩萨群像,荷花莲台就2000余个,北山石刻500米的长廊中荷花莲台也不少于2500个。近年来,我区新培育出的荷花品种都会以大足石刻系列来命名,“凤冠观音”“宝珠观音”“玉女观音”等一大批荷花新品种更是将荷花与石刻完美融合在一起。2018年,经过社会公众投票,荷花作为我区的区花之一。
(三)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太空荷花具有花期长、花蕾大、花色艳等显著优点,我区是全国最早进行太空荷花育种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我区总计培育太空荷花新品种80多个,其中“玉女观音”荣获扬州世博会唯一特等大奖,“凤冠观音”“国庆红”“太空红旗”等5个品种荣获全国荷花新品种一等奖?!吨泄苫ㄆ分滞贾尽泛汀吨泄苫ㄐ缕分滞贾尽肥章嘉仪嘤龅暮苫ㄐ缕分?6个。大足雅美佳水生花卉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最齐全的荷花种质资源圃,是荷花及水生植物产业研发国家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今年7月,在昆明举办的第36届全国荷花展览上,该公司代表重庆参赛的6个荷花新品种斩获2金3银1铜6项大奖。截至2021年底,我区荷莲栽培面积近5万亩,仅观赏性花卉种植面积就达到1.5万亩,荷莲品类达7个种群1000余个品种,约占全国荷花品种的三分之二,大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荷莲之乡”(2011年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今年7月,大足区被中国荷花协会评定为国家荷花种质资源备份库。
(四)有成功的荷旅融合范例。我区向来重视荷花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连续举办十一届荷莲旅游文化节,先后推出“荷花山庄”“雅美佳荷莲湿地”等以荷促游的范例。特别是近年来将荷莲产业服务于乡村振兴,把精品荷花主题演艺、水幕电影、灯光秀结合在一起,荷花品种、花色、花期、花量等方面都深受游客欢迎和喜爱,成功打造出“如梦荷棠·山湾时光”网红打卡地,有力助推了精品民宿、夜市经济等产业发展。
二、大足荷花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区荷花产业的发展虽然具备了诸多基础,但大足荷花的品牌效应还不强,产业链条还不深,要实现“腾飞”“蝶变”还面临不少制约。
(一)缺乏规划引领。2010年编制的《大足县荷花生态湿地公园发展总体规划》和《国际荷花旅游精品建设开发详规》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专业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近年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组织都没有制定荷莲产业发展专业规划,荷花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中远期目标、花莲、子莲、藕莲布局、荷莲产业深加工等均缺乏纲领性文件引导,较大程度上存在无序发展的情况。
(二)缺乏专业人才。全区从事荷花育种、荷莲栽植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的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区荷花育种从业人员不足20人,其中具有育种育苗专业知识且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3人。
(三)缺乏精深加工。部分企业虽然进行了荷花茶、荷叶茶、藕丝面、荷花啤酒等产品研发,但荷莲精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较短、质量效益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推动全区荷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荷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绘好“一张图”。做好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有助于推进荷花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议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扶持荷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整合土地、资金、项目等要素,制定荷花产业发展总规和详规,奠定我区以观赏型荷花为主、大力发展赏食兼用型荷花的发展总基调,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描绘荷花产业发展蓝图。
(二)实施引凤工程,建设“两个园”?;瓯ㄓ勺ㄒ祷怪泄ɑ苄崾谟璧摹爸泄苫ㄖ纭背坪牛源创ù俳捣⒄?,提升我区在荷花行业领域的地位。建设科技示范园。以建设西南林业大学国家荷花种质资源库为契机,与中国荷花协会建立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交流,吸引全国顶尖荷花专业人才向大足聚集,组建国际太空荷花育种研究室或工作站,广泛收集、保存覆盖西南地区的荷花种质,率先做好优质资源种苗标准化繁育、新品种研发、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不同花色、花型、花期的荷花种质,成为业界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为打造品牌特色荷花景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相关国有企业,如大足石刻国际文化旅游集团,可借助这一优势适时介入,摸索荷花产业链发展模式,参与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大中型湿地景观建设,让大足荷花产业绽放全国,走向世界。建设产业孵化园?;歉闪菲笠道醋懵浠?,如江西莲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食用莲、荷花茶、荷花啤酒、荷花饮料等荷莲系列加工产品,大力推动荷花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从而带动食用荷藕种植,既可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模式为食品深加工提供食材,又能扩大荷花种植面积,达到创建“中国荷花之乡”在种植规模方面的指标要求,让荷花产业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不断增强荷农种植积极性,增加经济收入,壮大农业产业,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三)加强理念创新,打好“三张牌”。一是“荷花文创牌”。充分发掘大足石刻中精美的荷莲元素,将荷花融入石雕产品中,大力研发荷花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一系列的荷花饰品及伴手礼。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增设荷花文创专柜,让大足荷花搭载大足石刻走向世界,努力让荷花系列文创成为大足石刻文创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定期举办荷花文创产品创意大赛,集思广益面向社会公众征集作品。二是打好“荷花旅游”牌。在大足石刻文化城建设中充分融入荷花元素,依托五山石刻景区、龙水湖度假区以及各镇街“繁星闪烁”的文旅景点,通过田间栽植、湿地造景、各类盆栽等方式,充分展现大足荷花文化底蕴,努力构建“在大足只要有旅游的地方就有荷莲”格局,让每一名来大足的游客除了领略石刻的艺术造诣,还能处处感受到荷花的清新雅致,力争为明后年举办一次全国荷花展会创造条件,以不断提升大足文旅的影响力。扶持建立一批荷花主题酒店、荷花主题民宿等,开发更多的网红打卡旅游点。三是打好“荷花康养牌”。在龙水湖环湖跑道植入荷花元素,以摆放盆栽荷花的形式展现我区荷花品种,打造荷花不同景致荟萃的露天荷花“博物馆”。探索“荷花丛林”概念性康养项目,利用龙水湖岛屿天然奇石辅以盆栽技术,将荷花搬进丛林,积极开展“荷花上山”“荷花入林”,将龙水湖建成集亲子游、休闲游、温泉游、研学游、荷花康养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注重支持引导,推进示范试验基地“四建设”。一是建设产业数字化。根据荷花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公益性质,制定差别化的支持,补齐荷花产业数字短板。二是建设产业标准化。制订荷花产业数字化相关标准,加强监督规范管理,推进数字化硬件设备与软件产品的地方标准制订,规范传感识别、分析处理、智能控制、信息服务等荷花产业数据标准。对于财政支持的产业数字化项目,将物联网、智能设备、遥感、无人机技术作为标准化项目建设,集“天、地、空”一体化,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质量。三是建设产业信息系统化。以市“三农”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针对采集数据,进行分布式储存和分析,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各个环节的数据库,建成全产业链数据储存分析系统。四是建设技术应用普惠化。打造普惠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通过产业数据平台,获取荷花产品交易、价格、市场需求预测等数据,提供荷花产品营销在线支持服务,拓宽新方向、新市场、新渠道,打破产品交易时间和空间限制,链接荷花产业生产信息和需求信息,科学指导荷花产业高起点、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