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保障”补齐“短板”
通讯员;周勇;本报记者;凌云
4月8日,曾从事幼教工作近20年的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委员姜雪梅,得知全国政协将围绕“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开展协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有话要说”:“相比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保育员队伍建设更是亟待着力补齐的‘短板’!”
“以渝西某区为例:保育员工资待遇除城区几所幼儿园较高外,其余的不含社保在1200~2000元左右;工作量方面,公办中心园确保了每班一名保育员,但集体和私办园每个班配齐两教一保的不到30所……”姜雪梅调研发现,保育员队伍建设目前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专业培训少,业务技能低。
姜雪梅认为,“保育员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直接作用于幼儿,是确保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实施者?!痹跹鹿Ψ虿蛊氡S倍游榻ㄉ柚秃笳飧龆贪澹克ㄒ樽龊谩叭霰U稀保?/span>
姜雪梅建议出台《保育员管理办法》,对保育员的准入、退出、待遇、培训、使用考核等作出统一规定;探索开展保育员职称评定,参照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制订方案,开展评定。
姜雪梅表示,先实行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公办园保育员的工资问题;民办幼儿园要和保育员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按照《保育员管理办法》规定,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并把购买社保作为评定普惠性幼儿园的一个硬指标,保障保育员的权益,增强职业吸引力。
在培训保障上,姜雪梅呼吁把保育员培训纳入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范围,整合就业局、高职、教师进修校等培训机构资源,启动保育员的专业培训;执行“保育员资格证”准入制度,落实上岗培训;抓好在职培训,以学区为单位,公办中心幼儿园为引领,通过暑期集中培训、示范表演、竞赛观摩、保育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