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进门有电视看出门有广播听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7日16时21分讯(通讯员 周勇 程中兰)“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未脱贫,由于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产销和市场脱节,建议广电公司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广电网络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推行‘广电+对农服务’‘广电+乡村旅游’‘广电+精准扶贫’等新模式,将线上广电节目与线下对农服务相结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增收?!?月27日,重庆大足区政协委员李荣燕的建议,得到与会人员的掌声肯定。
广电网络是党和政府舆论宣传的主流阵地,党中央、国务院把它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网。据广电网络大足分公司总经理袁兴忠介绍,近年来,该区的有线电视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建设了一张覆盖全区、技术先进的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有线电视高清、4K节目和高质量的互联网产品,但也存在城乡发展不均,尤其是农村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等问题。
对此,大足区政协成立了调研组,在今年二、三月份分别深入到乡镇、村社和农民家中开展专题调查,到兄弟区县学习先进经验,力求破解广大农村乡亲们看电视难、听广播难。
委员们在龙水镇桥亭村了解农民使用广电网络情况。通讯员 周勇 摄
具有超过100万人口的大足区,开通农村有线高清数字电视及宽带光纤用户才10000余户,造成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缓慢的原因:之前本身发展较好的大足有线电视在2003年被市广电集团上收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未跟上,加上设备设施年久老化,导致不能够正常收看,被大量用户抛弃;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架设电杆线路难度大,导致入户成本非常高。各种大小卫星“锅盖”由于花钱少,且不每年收取收视费,吸引了部分农户“跳槽”。农村消费水平偏低,导致运营企业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五是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民认为电杆立在自家的田土上,进行阻拦或要求赔偿,导致建设难度增大,有的被放缓或停止。
为此建议区委区政府借鉴其他区县做法,出台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面实现文化惠民,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将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和网络覆盖率工作,纳入民生重点实施责任项目,由区委宣传部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纳入专项工程进行考核。健全机构,强化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做到层层有人抓,有人管,遇到问题有人协调解决。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本地民情风俗展播,既实现了区域人文环境的宣传,又让群众记住乡愁,爱我家乡?!?曹国辉委员还建议“把??匕迳段艨刂?,想看什么节目,对着遥控板直接说就行了,现在农村用户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太复杂不利于操作。同时,增加自选电影数量、提高影视‘大片’播放时效、提高网速,确保年轻人对新媒体的需求。”
杨敏、陈世广委员则联名呼吁:“强化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建议宣传、文化执法、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组织、密切配合,强化农村地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安装、使用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依法有效控制和监管,防范非法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他们还建议相关部门停止免费发放卫星电视锅盖,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对建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购置电视或者补贴收视费等。
刘坤文等委员建议,“加大对加卡贫困户、低保户电视收视费的减免力度,实现文化扶贫?!薄肮悴コ瞬バ隆蔽?,应该增加歌曲、川剧、相声小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span>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邀出席政协常委会的大足区副区长钱虎分别进行了回应。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智慧家庭为核心,提供更好服务,让更多人重回客厅(看电视);同时,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短板,让农民进门也有电视看,出门有广播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声音?!鼻飨峦⒔5莱隽硕源笞愎愕缤绻窘凶ㄌ庑痰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