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招嫖约联系方式-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二维码约茶wx,400元3小时快餐

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汇智聚力 共赴小康——大足区政协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来源:大足日报 发布时间:2018-05-28 10:2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下“绣花”功夫,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大足搭建起最强扶贫攻坚领导班子,制定了最细的实施方案,实行了最严的目标考核。扶贫攻坚以来,全区投入扶贫资金3.2亿元,实施脱贫项目300多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8380人,9个市级贫困村成功脱贫销号,扶贫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足区政协汇智聚力,强化“四个意识”,始终紧跟中央节拍,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扶贫攻坚作为政协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使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共赴小康。

积极参与、齐心协力 多级“扶贫”格局初显

四月,宝顶镇车家、古佛、古林、香山等村(社区)的近千亩樱桃相继成熟,进入采摘期,吸引了2万余人次前来采摘购买。

车家村樱桃种植户胡中德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树上的樱桃还没采摘下来就被等在田坎上的买家预定了。光4月11日那一天,胡中德就进账2000多元,卖掉200多斤樱桃。

胡中德今年75岁,曾是生产队长,他怎么也没想到成了建卡贫困户。但是,已经年过古稀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将家里的5亩多田地,全部拿出来种上了樱桃树。

2014年种下幼苗,经过三年成长,今年终于达到了丰果期。“每亩能采摘400多斤。”老胡自豪地介绍说,进入采摘期以来,他家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了,“按照10元一斤的价格,今年光靠樱桃收入上万元不成问题?!?/span>

在车家村,像胡中德这样的建卡贫困户还有27户,他们也通过积极响应产业扶贫号召,种起了樱桃,也陆续见到了成效。

车家村建卡贫困户的改变,是区政协扶贫攻坚的一个典型缩影。扶贫攻坚以来,我区组建了“1+9+9+24+5000”工作队伍,即成立1个扶贫攻坚领导小组、9个贫困村扶贫攻坚指挥部、9个工作队、24个工作组和派驻5000多名副科及以上干部和村社“四职”干部,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结对帮扶贫困户。而区政协,便承担了第四扶贫集团的扶贫任务。

承担了任务后,区政协为助力区委、区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向委员们发出了“在参与中履职、在履职中参与”的号召,组织委员们走进扶贫攻坚第一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推进扶贫攻坚过程中,区政协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硬任务、硬要求、硬指标,坚持扶贫帮困政策不变、扭住农民增收不动摇、落实扶贫帮困机制不含糊,构建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机制,政协上下以敢打必胜的使命担当、一往无前的信心勇气、攻坚拔寨的硬招实招,强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

立足实际、倾尽全力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开展扶贫工作,不能仅仅靠送几头羊、几十只鸡鸭鹅苗或者几百元钱,应该还要扶志,更要治愚。”区政协委员曹国辉在参加区政协中共界别组织的政协委员视察宝顶镇古佛村、铁马村扶贫工作会上建言。

“还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眼睛不能只望着上面,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要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帮助今后因灾、因病返贫的农户。同时,政府应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上下功夫,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薄芄缘囊幌埃迷诔〉钠渌鄙钣懈写?,纷纷建言。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为此,政协委员们为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下足了“绣花”功夫。

扶贫攻坚以来,区政协牵头,狠抓产业扶贫,落实区级财政扶贫资金630万元,统筹农业、畜牧产业发展资金172万元,支持脱贫村、脱贫户及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持续壮大芳香、冬菜、雷竹笋、葡萄、枇杷、黑山羊、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长效增收模式,解决贫困户劳动就业问题,推动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

年过30岁的宝顶镇古佛村贫困户严家彬,在扶贫小组的帮助下,参加了两次黑山羊养殖技术培训,并获得了5万元的圈舍标准化改造补贴和5000元的大户补贴。

“我用这笔钱发展黑山羊养殖,不仅掌握了技术,还形成了规模?!毖霞冶蚧匾渌怠D且荒?,他的养殖场出栏商品羊100多头,纯利润4万多元,他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养殖场存栏1200余头,严家彬己成为古佛村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

在我区,像严家彬这样的贫困户转变为养殖大户的还有192户,他们辐射带动了畜禽养殖30万只(头),实现了每一个贫困村均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发挥优势、汇聚合力 在协商议政中贡献智慧

“我们要锁定精准脱贫目标,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防止口惠而实不至,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痹谌涨罢倏那ㄌ庑倘哑豆ゼ峁ぷ骰嵋樯?,区政协主席陈廷剑掷地有声。

全体政协委员牢记嘱托,坚持深入扶贫一线,把办公桌摆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才有了这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要将这种实干精神作为政协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区政协委员邹安超说。

在贫困户莫显菊的兔养殖场内,政协委员开展“进企业、访委员、促发展”活动,了解情况、倾听呼声,积极协调,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在高升镇先进村的枇杷园里,政协委员们为村民黄才国在枇杷园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在石马镇,委员们通过提案,加快了将军村出村道路的修建,方便了村民出行……

“哪里的扶贫工作需要委员的身影和声音,我们的政治协商就开展到哪里?!背峦⒔K?,人民政协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独特优势,通过广大委员汇各界之力参与精准扶贫、聚多方之财助力脱贫攻坚、集全民之智服务小康建设。

委员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发展规划、政策体系、脱贫路径、重大项目安排、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内容,主动为党委、政府建良言、出善策、献妙方。

同时,围绕脱贫攻坚中的工作态度是否主动、政策制定是否合理、资源分配是否公正、项目资金是否挪用、扶贫举措是否对路、扶贫绩效是否“掺水”等,全面了解情况,深入查找问题,敢于提出建议,推动整改落实。善于运用提案、评议、视察、协商等民主监督形式,促使相关单位在精准扶贫中不敷衍、不懈怠、不折腾、不气馁。

  区政协还多次组织委员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引进雷竹产业、硬化村社道路、提供就业培训等扶贫措施,做到扶贫工作“定制化”,形成了广大委员踊跃参与、各界各方齐心协力的生动格局。(文/陈龙)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