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招嫖约联系方式-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二维码约茶wx,400元3小时快餐

您的位置:首页 >区政协 >公告公示

公告公示

索引号: 009347908/2020-00011 发布机构: 区政协
发文日期:: 2020-11-25 主题分类: 公告公示
文 号: 关键词:
内容概述:

反映社情民意 积极建言献策 ——致委员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委员: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和国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2020年,区政协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向市政协及区委、区政府报送了大量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并得到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在通达民意、建言献策、咨政解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民生难点问题、推动大足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站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交汇期,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秉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委员作业”。在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希望各位委员继续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全面建成富足大足、美丽大足、幸福大足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就做好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期间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关注意事项作如下提示:

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把握三个原则

1.确保真实性。真实是社情民意信息的基础和前提,反映不真实的情况,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既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决策执行,又影响到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质量。在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根源性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做到反映问题准确、情况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切勿闭门造车、任意杜撰,严禁从网络报刊上原文抄袭报送。

2.找准切入点。社情民意信息的选题,既需提升站位高度,聚焦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三个作用”发挥等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三大攻坚战、“六稳”“六?!比挝瘛ⅰ耙淮宦贰苯ㄉ?、“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细化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入手;也要立足大足实际,紧扣区委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全区4433”发展思路以及“擦亮六个特色品牌、打造六个区域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园区景区发展、重大民生实事办理等主题,从微观的角度下笔。

3.突出界别性。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注重体现政协特色,重点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便反映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特别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其它统一战线成员的看法和主张。分析问题要立足自身的本职工作、体现自身的独特视角,提出建议要发挥界别的专业优势,原汁原味反映具有苗头性、倾向性、警示性的问题,提出着眼长远、事关全局的战略性意见建议,传达所代表界别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切忌泛泛而谈、不痛不痒。

4.注重可行性。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一事一议、开门见山,多反映问题、少总结成绩,无须长篇大论,也不能三言两语(字数控制在500-1500字之间),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结构清晰,逻辑合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措施。反映的问题要具有全局性、普遍性、持久性,属于党政部门需要掌握、值得重视的有价值、有分量的信息,不要抓住一个小问题就夸大其词、上纲上线;所提的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力戒空话、大话、套话。

根据以上原则,现提供2篇社情民意信息范文(见附件),供各位委员学习参考。

二、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方式

1.委员报送社情民意信息采取网上提交的方式进行。提交方式为:进入大足区政协网站(http://www.dzqzx.gov.cn点击“社情民意提交系统”输入用户名(委员姓名)和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在“系统管理”中可自行修改)点击“社情民意”进入“编写社情民意”将编写信息粘贴至内容栏发送。在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时,委员应注明自己的姓名、所属委组和界别、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2.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处设在区政协信息中心(区政协机关4005室,联系人:张嵋  联系电话:43727869  QQ148449859)。

3.请委员及时加入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群(QQ群号:164264032),关注大足区政协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大足区政协),以便进一步交流和开展工作。

4.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与提交的提案原则上不重复,如需重复反映,请告知说明,以方便办理。

5.投诉、举报、信访等事项不属于报送范围,请通过其它相关渠道反映。

谨祝各位委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附件:社情民意信息范文

政协重庆市大足区委员会

  20201125

 

                                                               



附件:社情民意信息范文1

 

关于制定犬只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建议

 

随着犬只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犬只伤人事件频发。据区疾控中心统计,我区年均有数千人被狗咬伤而注射狂犬疫苗,今年已有2人因感染狂犬病导致死亡。而近年来,全国多地也频发疯狗伤人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远的不说,去年在永川的一名8岁女孩突发狂犬病离世的消息便引起了媒体广泛报道,使得部分群众出门时一看到大型犬只便敬而远之,躲避不及。

虽然感染狂犬病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被狗咬后不重视、接种狂犬疫苗不及时、对狂犬病缺乏了解等,但根本原因在于对犬只缺乏规范化管理。2014年,我区发布了《关于加强犬只管理的通告》(大足府发〔2014〕45号),对犬只的日常管理、责任划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限于通告缺乏强制性管理措施,导致收效甚微。比如通告规定犬只管理实行狂犬病免疫制度,未经免疫,不得饲养。但据防疫部门统计,我区接种疫苗的犬只还不足万只,不到犬只总量的十分之一;又比如通告规定重点管理区(如大足城区)内带犬出户必须束犬链,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米,并由成年人牵领。但群众在傍晚出门散步时,仍经??吹轿奕丝垂艿娜辉诮稚洗┬?。

全面加强犬只规范化管理,广泛宣传依法文明养犬,是提升我区城市品质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犬只管理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公安、畜牧、卫生、市政及各镇街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亟需一部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对犬只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分工和统揽。据了解,四川成都、江苏常州在犬只管理工作中均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办法,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为此建议:

1.规范管理办法。区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犬只规范化管理办法》,对犬只的饲养登记、免疫检疫、日常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进行细化分工,并将其纳入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内容,督促各部门、镇街在开展犬只管理工作中严格依照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到“从严审批、从严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好地维护我区的城市形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加大执法力度。由公安部门牵头成立“犬只管理执法小组”,联合卫生、环保、市政等部门在犬只重点管理区,特别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各部门要加强对接沟通、密切联系配合,加大对无证养犬、养犬扰民、犬只伤人、随处便溺等各类涉犬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强大的执法震慑力促使养犬树立文明养犬的主体责任意识,形成规范养犬的长效管理机制。

3.完善配套体系。一是设立犬只免疫办证“一站式”服务窗口,在犬只出生满三个月或免疫期满前三十日内,由养犬人持个人身份证,携犬到窗口对犬只进行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免费办理犬证犬牌,以此支持犬只强制免疫制度的推进。二是鼓励设立民间犬只救助机构,承担部分弃养犬、流浪犬和违规犬的收容、救助、处置工作,减轻政府部门的管理压力。

附件:社情民意信息范文2

 

我市乡村小学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市乡村小学教师待遇得到一定提高。但调研发现,我市乡村小学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小学师资力量欠缺,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着招不进人、安不下心留不住人的突出问题。

xx县为例,近年来,全县公开招聘农村教师1000 余人,但招聘后放弃签约的达到20%,签约后未到学校的占15%,每年到岗后辞职的占到10%,边远地区的乡村小学更是无人问津。如xx村小学距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车程,从镇上到村小又不通公路,步行至少两个小时。因为条件艰苦,学校长期难以招聘到教师。除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外,不少乡村小学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强烈:

一是工资待遇低。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数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精神,我市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上又给予了提档扩面,对稳定乡村小学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市现行平均281/月的补助标准仍然偏低。如xx县一位53岁的乡村小学女教师反映,自己从事小学教育虽已33年,现月工资连同补助才3378元,还不如一般打工者的收入。

二是职称评定难。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明确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放宽学历、论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但现实中,我市不少区县受职称设置比例的限制,实行的是有退才有进的晋升方式,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为此感到无望。如xxxx小学和xx小学两名分别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5年和37年的教师,因受名额限制,目前仍然是初级职称。

三是培训机会少。不少乡村小学反映,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据xx县抽样调查表明,近年来,该县乡村小学教师每年参加3次及以上培训的占15%,参加2次培训的占20%,仅参加1次培训的占65%,且参加的大部分培训是学校自行组织的,参加县里和市里较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则少之又少。由于缺乏培训,部分教师知识更新缓慢、教学理念陈旧,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为此,建议:

1.增加补助,适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近年来,各个省市纷纷强化政策措施,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关爱激励,如201712月北京市新出台的实施乡村小学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是最高4000元、最低1400元。建议我市适时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标准,日常工资晋升尽可能向最艰苦、最边远的乡村小学教师倾斜,做到同一岗位级次乡村教师晋升标准高于城镇教师,并制定乡村教师超课时津贴、超工作量津贴的发放标准。可借鉴外省市经验,对在偏远乡村小学任教满五年的,给予一次性补助现金政策。

2.按需投放,优化乡村教师职称设置。针对乡村教师反映强烈的职称评定问题,建议职称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的乡村小学教师职称设置方式和聘用管理办法,可试行在对乡村小学教师职称总额控制前提下,由教委对各乡村小学特别是边远乡村小学实行按需投放、灵活运用,确保符合条件的乡村小学教师能够被聘用到相应岗位。此外,要逐步试行放活职称管理的有效方法,适当改变当前教师职称晋升退一进一的形式,让有限的职称岗位尽可能满足乡村骨干教师职称晋升需求。

3.提高标准,改进乡村教师培训方式。建议借鉴外省市经验,按照高于普通教师20%的标准上浮乡村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乡村教师到主城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每次给予一定的综合补助。同时,建议将培训机会更多地向乡村教师倾斜,并可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乡村小学教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