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届五次会议)关于与攀钢集团深化合作的建议
区政协学习联络委
2020年9月26日,攀枝花市政府与大足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依托自身优势和现有条件,在特种钢材、装备制造、专用汽车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根据双方现有基础条件,依托攀枝花的钒钛、钢铁资源和大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研发、生产适应大足模具制造、高端装备、五金制品需求的特殊钢材,以攀钢等钢铁企业为载体为大足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原材料支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双方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建议在大足设立“攀钢直供点”、与足航公司合作新建特种钢生产线。
一、大足与攀钢集团合作时机已经形成
(一)大足区优越的基础条件
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且态势良好。区委二届九次全会以来,全区确立“4433”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加快建设区域特色产业中心,制定了《加快推进“工业强区”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发展五金、汽摩、静脉、智能、文创五大特色产业。2020年底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大关,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速1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工业经济主战场、主脊梁地位更加巩固。
大足拥有西部金属交易城、五金商贸城、五金模具城、废旧金属市场、德恒物流城等8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约500亿元。西部金属交易城、五金模具城、废旧金属市场以钢材交易为主,有大型钢材加工交易企业40余家、个体户1200余户,从业人员近万人。市场交易繁荣带来的物流业发达,也大大提高了钢材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周边宜宾、泸州、隆昌、内江、遂宁、潼南、铜梁、永川、荣昌等30余个区市县均在龙水市场采购钢材。
2.大足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大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双城双圈”的几何中心之一,在地理和交通上与周边川渝6市区共同形成“小圈”。目前交通条件极大改善,现有成渝高铁、成渝铁路及呈“井”字型分布的4条高速,大内高速建成后全区高速公路里程将达130公里,下道口12个、枢纽互通4个,成为联通川渝两地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3.大足钢材供应源头舍近求远,成本较高。大足钢材市场每年购进钢材近500万吨,大部分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采购,而从重钢和攀钢采购的钢材不足100万吨(其中攀钢约40万吨),且货源多数来自一二级经销商和一些小钢厂,不是价格较高就是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生产刀剪等日用五金制品所需的不锈钢材料,多数从广东、江苏的小钢厂采购,价格较高且不能定向研发。
(二)攀钢集团强大的供应能力
攀钢集团钢铁产业拥有以重轨、板材、管材、棒线材、特钢等为代表的系列精品名牌产品,广泛用于冶金、石油、铁路、化工、军工、造船、建筑、机械制造、家电等行业。主要定位为汽车和家电,可提供高强度级别的汽车和家电用钢。这些产品涵盖了我区制造业钢铁用材的95%以上。
(三)足航钢铁公司坚实的产业基础
重庆足航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废钢为原料、从事钢材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钢铁企业,公司占地630亩,拥有炼钢产能101万吨,主要产品为合金钢、普钢,产品主要用于建筑、桥梁、基础建设等方面。目前企业员工1000余人,满负荷生产可以实现年产值70亿元以上。其产品在西南地区享有良好口碑和市场占有率,先后荣获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大足区工业10强和纳税10强等称号。2019年生产各类型钢铁97.48万吨,实现产值31.63亿元,2020年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
二、推动大足与攀钢集团合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