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届五次会议)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加快推进生态靓区建设
区政协中共界别
近年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开展环保五大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1+13”工作方案等重大举措,特别是2020年健全网格化管理、定期曝光、镇街河流上下游生态补偿、动态监测监控、“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重点时段联防联控、考核问责等七个机制,深入推进濑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水环境治理。推进环?;∩枋┙ㄉ?。建成了以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为核心、2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3个工业污水处理厂、117处农村污水处理站点的城乡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体系。完成了2万吨中水回用项目建设、41处自来水厂或集中供水工程废水处理改造以及新改建城市污水管网301公里、镇级二三级污水管网161.7公里,形成了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的网络体系。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全域治理入河排污口343个,整治农村散居居民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1753个,完成2459座四格式化粪池建设。完成14.26万头生猪当量养殖污染治理、325户畜禽养殖场搬迁或关闭、23个畜禽屠宰场污水治理、7130亩肥水养殖污染治理,取缔46口河道网箱养殖,建成5个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建成龙水镇小微企业园区,首批入驻企业已正常生产,分类别、分时段整治“散乱污”企业693家。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完成濑溪河重要支流小玉滩河、碾盘沟河等重点河段清淤和生态修复22.4千米,建成6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生态湿地,新增水源涵养林、库滨植被带、自然湿地452亩,完成永定河引水工程。推动玉滩水库水生态综合整治及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浮床1.2万平方米。纵深推进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截止2020年12月10日,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攻坚706个问题,整改有序推进,上报整改完成问题537个,上报完成率76.1%。已核实531个,建议销号492个,实际完成率70%。
(二)强化大气环境治理。2017年以来治理符合产业政策的烧结砖瓦窑企业18家,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企业15家,完成雍溪红蝶废气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双钱轮胎臭气扰民深度治理和区殡仪馆废气污染治理。年均处置露天焚烧火点100起以上。整体完成全区的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每年机动车路检量均超2000辆,全区加油站均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每年进行抽检。完成560家餐饮业和公共机构食堂油烟深度治理,有效禁止露天烧烤。强化扬尘控制,年均成功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10条、示范工地10个。
(三)强化土壤环境治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全部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对19个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和风险评估。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管理联合监管机制》,完成龙水电镀工业园区原址(二期)、宏元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原址67899.5m3土壤整治修复。
(四)严格环境执法。2017年以来作出行政处罚398件、罚款2172.66万元,办理环保法配套办法五类重大案件120件。区生态环境?;ぷ酆闲姓捶ㄖФ恿?/span>4年被评为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被表彰为“2019年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
二、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2019年玉滩水库水质总体达到湖库Ⅲ类,濑溪河界牌断面、塘坝河冒咕断面、淮远河玉峡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太平河漫水桥断面水质总体达到V类。2020年,玉滩水库国控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达到湖库Ⅲ类(待确定),濑溪河界牌断面、塘坝河冒咕断面、淮远河玉峡断面、太平河漫水桥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
(二)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在渝西13个区县排名第5。截至2020年12月8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4天,较上年同期增加24天,主要污染物下降明显,连续三年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8年以来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累计达到并保持18.37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30日,7个点位功能区噪声监测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较上年同期降低0.8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5.7分贝,较上年同期降低0.3分贝。
三、存在的问题
(一)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玉滩水库国控考核断面水质按照湖库Ⅲ类,还不能稳定达标。管网错接漏接混接以及结构性、功能性缺陷等问题整改还需时间。对规模种养业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污染治理设施监管常态长效措施不够完善。
(二)大气环境治理不够系统精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餐饮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控臭氧、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因子的措施办法不系统,监管方式还需优化。
(三)土壤污染防治基础依然较弱。土壤污染基数不够清楚,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的土壤环境差异化分类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从有关案例分析,对平时不产生危废的企业环保教育宣传、督促关停“散乱污”企业及时处置危废力度不够。
四、对策建议
(一)前瞻谋划主动作为。科学编制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び胄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さ南低承匀嫘?。
(二)携手奋进共治共享。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坚持区域协作、共治共享,针对生态环境区域性、流域性特点,携手毗邻区(县)市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持续夯实区域水、大气污染防治基础。
(三)加强管控防范风险。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さ墓叵?,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的实施意见,落实环境准入、相应区域“三线一单”风险防控要求,加强项目审批、施工环境监理、环保验收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四)突出重点综合整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推进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管网错接漏接混接以及结构性、功能性缺陷等问题整改,全面堵住城镇生活生产废水;分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规模种养业末端治理,探索生态种养殖、净水养殖模式,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降低濑溪河流域污染负荷;适时推动河道两岸生态修复、河岸两侧生态涵养区建设及河中森林打造,进一步提高濑溪河生态修复和自我净化能力。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协同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督促重点涉气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建筑工地检查巡查,狠抓交通尾气整治,深化餐饮油烟治理,强化露天焚烧执法,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加强臭氧、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因子防控。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做好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土壤污染场地分级分类管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重点产废单位规范化管理以及医疗废物处置。
(五)加快整改对账销号。认真落实《重庆市大足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ざ讲毂ǜ妗嫡姆桨浮?,严格按整改目标、措施及时限分类分批推进,确保整改任务时序进度。跟进掌握各项整改任务推进情况,加强任务统筹,实施精准调度,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对账销号。加强对已整改问题的复查巩固,坚决防止反弹。
(六)加强宣传强化引导。结合“6.5环境日”“环??胖堋钡戎魈饣疃?,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生态环保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讲好践行生态靓区、擦亮生态环境品牌的生动故事,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