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区政协农业委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消灭病虫害,需要使用农药,以保证农产品的茁壮成长。然而农药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渍,未经检测,一旦流入市场被人食用,可能会发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必须依法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了解,我区农产品检测虽配备了近300万元的设备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基本能满足日常检测需求。但因种种缘由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监督执法力量比较薄弱;二是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正??辜觳夤ぷ?;三是设备陈旧,检测项目受限、方法原始,不能适应日益进步的技术要求;四是缺乏人员编制与专业技术人才;五是农产品管理、质量检测、产品质量认证等操作层面存在不足;六是宣传与联动配合乏力。
针对以上问题,特建议如下:
1.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深刻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检测机构应依据农业生产实际,定期深入镇村向农民宣传农业生产政策和标准,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不定期向社会宣传农产品质量的相关知识,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水平,营造人人监督、人人负责的质量安全监督环境。
2.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执法体制。借鉴外地做法,从机构职能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着手,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农业、食监、质监、公安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集中整治非农用地上的种养殖,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3.加大技术指导和认证培训。重点将农民专业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作为重点培训和推广对象,努力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三品”认证率,切实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认证,促进“菜篮子”产品无公害标准的全覆盖。发挥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优势,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标准,做到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
4.建设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控力度,确保相关监管环节的无缝对接。对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要求标明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产品的品级、保质期等内容,确保能及时有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根溯源。强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问责追责,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诚信档案完整记录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情况,情节严重者限制进入。
5.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监控力度。加强对企业原料采购、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检测和生产的产品再次检测,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还应对生产资料进行检测,为农产品的销售建立质量合格的配套设施。
6.成立独立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要做到公平公正,且要具有法律效力,应与其他工作相分离。目前我区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仅为农业服务中心的内设科室,受级别与人员限制,不利于检测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资质认定。建议设立独立的检验检测机构,保证农产品检测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信。
7.尽快解决“三个不足”。一是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检验检测;二是公开招聘专业人员,充实检验检测队伍;三是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更新、维护等纳入相关项目计划,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能够跟上国家标准的步伐。